甲辰年四月初三:“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首先,“江水流春去欲尽"描绘了春天随着江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美好时光即将结束的感慨。接着,“江潭落月复西斜"则描述了月亮在江潭上方再次向西倾斜的景象,这里的“复西斜”使用了洛阳方言中的读音“xiá”,意味着月亮的位置变化。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对流逝时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忧虑。这种情感的表达,与诗中其他部分相呼应,如“不知乘月几人归”等句子,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