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三月十七:“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传递音讯的无奈。“鸿雁长飞光不度"意味着即使鸿雁不停地飞翔,也无法飞出无边的月光,这里用鸿雁比喻远行的人,而月光则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时间,表达了即使努力也无法跨越的距离感。“鱼龙潜跃水成文"则是指鱼儿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龙同样可以理解为传递信息的使者,但它们也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从而引申出人与人之间因距离或环境因素而难以沟通的情感。
这两句话共同构建了一个意境深远的画面: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自然界的限制,达到心灵相通的目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人生中的一些无奈和悲哀。通过对这句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此外,这句诗还蕴含了对游子思归之情的描绘,通过落花、流水、残月等意象,烘托了游子对家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