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三月廿七:“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也寄寓了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两句,以波光粼粼、月华普照的意象,展现了春江潮水与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美景象,将月与江连在了一起,表达了月升东方的美好寓意。
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宇宙生命和人类个体命运的深刻感知。通过质问的语气提出“何处春江无月明”的疑问,加深了这种孤独与哲理的思考。从视角上看,这两句诗由近及远,由下及上,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一幅空旷、宏大又寂静的影像,那必是明月光了,它遍照千万里,春江上哪一处看不到明月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