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初到忠州赠李六
白居易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这是一首古诗,描述了诗人在黄昏时与李使君(可能是当地官员或朋友)相见,并表达了当地地形崎岖不平、社会环境冷落的日常所感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慨叹。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详解: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诗人开篇点明主旨:尽管身处偏远的天涯,在此地遇到李使君仍是一件幸事。彼时是在江边见面,又正值黄昏,日暮归舟的场景增添了一种淡淡的苍凉感。这句既写了时空背景,又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感激与寂寞交织。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汝平诸公见和复用韵二首 其二
陈棣
新诗敏捷雨翻盆,樽酒何时与细论。
拟把铅刀侔巨阙,却惭布鼓过雷门。
天心月胁形容遍,春蚓秋蛇体势存。
但得唱酬为老伴,此生道眼未容浑。

  这是一首写得颇具古意的律诗,通过赏析每一句的内容和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诗的意境与表达。以下是详细解析:

  —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哀蒋师文(易)
刘炳
道南万书楼,文藻冠闽土。
早起揭文安,子史深汲古。
束帛贲丘园,高卧守环堵。
便便五经腹,皓首心自苦。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勤勉学问、品德高尚之人的诗。以下是逐句解析:

  —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泰伯乡
曹荃
采药来南里,名从人德馨。
山辉因玉润,水浅得龙灵。
始托兴吴迹,终叨奕世宁。
至今遗教在,礼让起家庭。

  这是一首诗,根据内容来看,作者通过隐喻和典雅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人(或某种人物形象)的品质与德行,并赞颂了其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

  —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一
韦骧
花似新鹅色泽均,萼如柘茧乱纷纷。
更临返照遥凝目,翠幄无端惹瑞云。

  这是一首描写花朵的诗,语言优美,富于想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意境美。我们可以从诗句逐一分析和解读,展现其深层含义与艺术手法。

  —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季冬朔旦汝德周学二秀才过访病禁饮不能留别去怅然竟日烛下得句明日寄之
祝允明
相思旬日忽相逢,不是忙中是病中。
玉麈漫誇谈柄在,朱颜应笑酒杯空。
怜君济济冲霄鹄,顾我垂垂失路鸿。
吾道若行千载合,不须重叹马牛风。

  这是一首风格质朴、感情深厚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慨与激励、不惧失意的情怀和对未来的信心。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可能是一位诗人写给友人的自况、抒怀之作,以下是分句详解:

1. 相思旬日忽相逢,不是忙中是病中。   - 前两句写道友人相思已久,约十日左右(“旬日”)未曾相见,忽然得以重逢。然而这次见面并非在忙碌中,而是在病痛之中。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送人
杨爵
共处忧虞冬复冬,而今君去我谁宗。
风寒谷岸松犹翠,日淡城头雪未溶。
杳杳乡关几万里,茫茫天地一孤踪。
安能将此别离泪,一洒淋漓到九重。

  这首诗的内容充满了浓烈的离别感伤,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心中对别离的不舍、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孤寂中的苍凉心境。下面分联详解:

  —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杆夫
卢青山
青帮解放鞋,白布对襟褂。
滑杆斜倚崖,人亦倚崖罅。
左右目游人,思其老弱者。
时复一吆喝,喉动声略哑。
人或抬手招,急趋躯欲垮。
人呼上即上,人使下亦下。
雇主权所操,奔骤谁能舍。
上如上山兔,下如下注马。
汗走如惊溪,面涨如涂赭。
路峭足或欹,怨责随人吒。
向暮行者稀,日亦下山岔。
骨肉软如泥,道石坐可藉。
微霭生壑底,渐欲弥成夜。
想像妻儿庐,炊铛火已架。

  这段文字是一首描写苦力生活的诗,展现了一个抬滑竿的工人的辛劳与无奈。下面解析一下每一句的意思:

  1. 青帮解放鞋,白布对襟褂。
  工人穿着朴素的衣服,青色的解放鞋和白布的对襟上衣,勾勒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中秋遇雨感怀呈世泽彦直
唐庚
初游东都年二十,清欢趁得中秋及。
高阳会中酒徒集,惠和坊里绣鞍入。
蟹螯尝新左手执,鸡头未老搓玉粒。
杯行到手不待揖,明月清风供一吸。
缠头不惜倾箱给,倚赖决科如俯拾。
谁知得官反拘絷,此景此欢那复缉。
今岁中秋雨如泣,穷山牢落秋光湿。
孤灯荧荧照书笈,屈指流年如箭急。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从年轻时在东都(即洛阳)过中秋的欢快时光,到成年后经历的人生变化和内心感慨的历程。

  第一部分描述了年轻时在东都的欢乐时光。诗人二十岁时第一次游历东都,正值中秋佳节,感觉适逢其会,格外欢快。在高阳的聚会上,酒徒们相聚一堂,热闹非凡。诗人在惠和坊骑着华丽的马鞍进场,显得十分体面。尝新鲜的蟹螯,品尝鸡头米这种特色美食,尽享时令佳肴。酒杯传到手中无需拘谨,举杯畅饮,月光和清风为作伴,轻松惬意。诗人慷慨无拘,乐于享受,仿佛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取功名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