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四月十九 《十二月十六日夜枕上闻雷已而大雪》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情景的律诗,诗中用清幽自然的画面感和生活体验,展现诗人对春天的细致感知和闲适心境。下面逐句详解:
—
春信梅边动,雷声枕上惊。
- 这两句描写春天的到来以及季节交替时的感受。 - “春信”指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梅花绽放便是春天的开端。“梅边动”暗示梅花开始含苞或绽放,春意初显。 - “雷声枕上惊”描写暖春乍到之际的春雷,作者躺在床上突然听到雷声,感到一阵惊动。春雷既点明节气的跳跃感,也为整首诗引入动态的明快气氛。
—
忽看窗纸白,顿觉竹声清。
- 这两句展现诗人从卧床到观察窗外景象的感悟。 - “窗纸白”,是指春日清晨的柔亮光线透过窗纸,使窗户显得洁白明亮,体现春天气象的洁净。 - “竹声清”,风穿竹林而过,竹叶沙沙作响,声调清脆空灵。这里捕捉了春日晨间自然环境的静谧和明净。
—
江海空馀梦,壶觞起自倾。
- 这两句描写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 “江海空馀梦”,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睡梦中神游江海,醒来后梦境散去,只剩下一片空茫。也可能隐含诗人对江海壮阔天地的某种向往。 - “壶觞起自倾”,直接写诗人在春日清晨酌上一壶酒,独自品味自然清景与心情惬意。壶觞既是点缀生活的物件,也是作者舒放心情的象征。
—
朝来倚楼处,玉树满湘城。
- 这两句描写诗人登楼远眺湘城(或泛指城郡)的美景。 - “玉树”是指繁花盛开的树木,洁白如玉。诗人眼中所见,满城树木都开满春花,宛如玉雕一般。 - “满湘城”意境开阔,点明了诗歌的整体背景环境,也点出诗人心境随春色的开阔与明朗。
—
总体解读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春雷、窗纸光、竹声等)交织诗人体感(枕上惊、朝倚楼)、梦境和现实的转化(江海梦、倚楼观景),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到来时的雅逸情怀。诗中既有对春日之美的感赏,也流露出闲适自得的心境,意象清新雅致,语言柔和流畅。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rom — dalle3
From — imagen-3
From — s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