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三月廿四 《题宝鸡县》

这是一首清代诗人王士祯的作品,详细解析如下:
—
原诗:
雪楼当月动清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栏干。
—
逐句解析:
1. 雪楼当月动清寒
字面意思是:在雪楼上,明月升起,寒意愈发逼人。
- 雪楼:指楼阁上覆盖积雪的画面,营造一种清冷的意境,也指冬景中的高楼。 - 当月:“当”在这里有“迎接”或“正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雪楼正映着一轮明月。月光与雪景互相辉映,银白色的寒光充满四周。 - 动清寒:由于月色与雪光交映,仿佛清冷的气息都因景致而流动,突出了寂寥而又清寒的氛围。
这一句描绘的是一个冬夜月光洒在雪楼上的寒冷美景,既隽永又让人感到清凉透彻。
—
2. 渭水梁山鸟外看
这一句可以解释为:站在楼上远眺,可以越过渭水与梁山,甚至看到鸟儿在天边飞翔。
- 渭水:指渭河。在陕西关中地区流淌,是诗人诗意想象中的大河。 - 梁山:位于陕西省,史书记载唐德宗曾驻足于此,是一个有历史感的地名。 - 鸟外看:“鸟外”似乎指在山的远处、鸟鸣之外,表达诗人的视线之远,仿佛能看到超越具体自然之外的风貌。
这一句体现了远眺之景,尤其是透过渭水与群山,诗人视线可达远处天空,增强了全篇的辽阔感。
—
3. 闻说德宗曾到此
这句文字承接历史背景,带出深刻的情怀:“听闻唐德宗曾经到达这个地方。”
- 闻说:听说。
- 德宗:指唐德宗李适(762年-805年在位),历史上记载,唐德宗在安史之乱后因战乱逃离长安,曾途径梁山及渭水一带。诗人写到德宗来到此地引发了共鸣。
- 与上一句遥远冷寂的自然风光相比,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文历史的深思与追溯。
通过这一句,诗人与历史发生了联系,诗情从自然转向社会和历史。
—
4. 吟诗不敢倚栏干
诗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敬畏:“听闻唐德宗曾于此吟诗,我在栏杆前也不敢随意倚靠。”
- 吟诗:暗指唐德宗登临此地时曾有文辞记录过景致或思绪。 - 不敢:体现出一种谦卑感,诗人对德宗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也折射出诗人对这一场所的敬重。 - 倚栏干:登楼远眺时倚靠栏杆,是人们常见的姿态。但诗人却因对德宗的敬畏,而不敢随意生出倚靠栏杆的举动,进一步塑造了诗中庄重的情感氛围。
这一句不仅点题,还通过对历史帝王的侧写表达了自己对人事与情怀的感慨。
—
整体赏析:
- 意境:整首诗以“雪楼”为背景,以月夜的清寒与空旷为起笔,渲染出一种孤寂澄澈的氛围,配以历史典故,使情景交融。 - 情感:诗人在欣赏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触景生情,追忆唐代盛世与德宗的往事,表达对历史的深沉感怀与尊敬之意。 - 艺术特色: - 运用了警句对仗,尤其前两句“雪楼当月动清寒,渭水梁山鸟外看”,工整而又生动。 - 情景交融: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敬仰,既有画面感,又发人深思。
这是一首清冷中透出厚重感的诗,既有对冬景的自然刻画,又寄托了深厚的历史情怀。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rom — recraft
From — sd3.5
From — dall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