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二月廿七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司马光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
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
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
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山水景色以及触景生情的组诗,整体意境优美深远,表达了作者在羁旅生活中的孤寂愁思。以下是逐句详细解析:

  —

第一首: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
  秋天的山影映入稀疏的窗牖(窗户),远方萧条的山景使身为旅客的作者倦于登高临望。
  - 疏牖:形容窗牖稀疏,可能意指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景色,也喻示外界广阔的空旷。
  - 羁客:指寄居他乡的游子或旅人。
  - 倦登临:因愁绪而感倦意,对观景提不起兴趣。首句即点明秋日萧瑟景象同时传递出作者羁旅的寂寞情绪。

  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雨后山岚层叠,显得明亮灵动,初晴时天边的落日余晖深邃悠远。
  - 岚光活:岚指山间的雾气,雨后新鲜的空气使得山岚光影明净而富于生机。
  - 晴初:指雨后初晴的时刻。
  - 落照深:形容夕阳的余晖显得深沉悠长,平添感伤。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
  明净的河水映着小溪流向远处,丹枫红叶映衬着寂寥的树林。
  - 素波:形容水波洁白明净(白浪翻涌)。
  - 别浦:分岔的水流,指河道的支流、水湾。
  - 赤叶:秋日的红叶。
  - 衰林:秋天的树木逐渐枯萎,显得凋零破败。

  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久久伫立凝望,沉默不语,心中寂寥难与人说,谁能理解这份深情与哀愁?
  - 伫目:长时间地凝望远方。
  - 寂无语:指无人陪伴,默默无言。
  - 此心:即作者的羁旅之心或乡愁之意。此句点出全诗情感核心,抒发孤独与寂寞。

  —

第二首:

  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
  在开阔的原野亭台驻足远望,满怀秋天的思绪,感慨如潮水般无边无际。
  - 亭皋:指水边的平原或者开阔的高地。
  - 资远瞩:有助于眺望远处。
  - 秋思浩无涯:秋天的思绪飘荡,宽广而无尽头,作者的情感也不禁流露。

  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
  大雁在水中啄食菱角,菱叶在微风中摆动;孩童的歌声伴着白色的荻花飘扬。
  - 雁唼:唼,啄食之意,指大雁食菱蔓的一派自然画面。
  - 牵菱蔓:菱蔓是菱角的茎,形容因雁的啄食而晃动。
  - 童歌:孩童的歌唱,充满乡村田园气息。
  - 荻花:荻草在秋天开白色的花,和秋天的景色相呼应。

  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
  废弃的田垄旁仍有人呼唤耕牛,而渐暗的枝头上乌鸦开始栖息。
  - 垄荒:指田间地头,因为荒废显得萧条。
  - 叱犊:呼唤小牛,从这里可以看出生活依旧流转。
  - 枝暗:天色渐晚,枝头也显得昏暗。
  - 稍栖鸦:乌鸦开始有所栖息,烘托出秋日黄昏的静谧肃穆。

  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
  东边的水边被烟雾笼罩,看不清家乡的方向,只能倚靠在轩窗前却不再奢望归乡。
  - 烟霭:水边的雾气或烟云。
  - 东渚:指东边的小洲、水边。此句的意境既描绘出秋日的迷蒙景象,也隐喻回家的希望渺茫。
  - 凭轩莫望家:尽管倚靠在高轩之上,却明白不可轻易怀望家园,流露出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

  —

总结赏析
  整组诗以秋日的清冷景物为引,描绘了萧瑟的自然景象,点染了一种浓郁的孤旅愁绪。**“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凭轩莫望家”**将乡愁之情推向高潮,而通过对具体画面、如雁唼菱蔓、童歌荻花等的描绘,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清与旅人心境的孤寂,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imagen-3 imagen-3

From — dalle3 dalle3

From — flux-pro flux-pro

From — recraft recraft recraft

From — flux f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