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二月十二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七》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述怀五十三首 其七
周是修
韩信本忠臣,一心佐汉主。
指挥百万师,竭力定疆宇。
大义重如山,王封就荆楚。
来朝忽被缚,无乃大荼苦。
淮阴虽可侯,终愧虎变鼠。
功成不退身,无恨萧与吕。

  这首诗描写了西汉著名军事家韩信的一生及其悲剧命运,蕴含着对韩信功高命薄、结局悲惨的深切感慨。其中作者通过对韩信的忠义、功绩及最后悲剧收场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兴衰和忠臣命运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分句分析与详解:

1. 韩信本忠臣,一心佐汉主。   - 诗的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称韩信为“忠臣”,并强调他始终忠心辅佐汉高祖刘邦。

  • 尽管韩信早年不得志,他最终选择刘邦并竭尽全力助其建立汉朝,从未有谋逆之心,表明他对汉室的一片忠诚。

2. 指挥百万师,竭力定疆宇。   - 这两句描述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贡献。   - “指挥百万师”展现了韩信统兵作战的大气魄。韩信的军事战略广受推崇,堪称兵家经典。   - “竭力定疆宇”指韩信通过一系列关键战役,如战巨鹿、破楚军、平定诸侯,帮助汉高祖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3. 大义重如山,王封就荆楚。   - 韩信的功绩不仅在于军事,还表现出其忠义和为汉朝天下考虑的“义”。   - 作为回报,韩信被封为“楚王”,展现了他的地位之高。然而,同时也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伏笔,因为在刘邦集团内部,功高震主的韩信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4. 来朝忽被缚,无乃大荼苦。   - 这两句突出了韩信人生的转折点——被捕与杀害。   - 韩信先被削爵降封,随后在一次前来朝见吕后时,被吕后与萧何用计捉拿。   - “无乃大荼苦”用典,表明韩信的遭遇是极其痛苦和不公的。他为汉室立下赫赫战功,却未能善终,令人慨叹。

5. 淮阴虽可侯,终愧虎变鼠。   - “淮阴”是韩信的籍贯,他被降为淮阴候,这一处境对他来说是蜕变——从曾经威风凛凛的楚王沦为微不足道的小候爵。   - “虎变鼠”用动物比喻韩信的处境变化,表现出他从一代骁勇之将逐步沦为可以随意摆弄的弱者,是人格和地位的双重扭曲,这也显示出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实力强权对人的碾压。

6. 功成不退身,无恨萧与吕。   - 诗的最后一联感慨韩信的悲剧根源。“功成不退身”指出韩信悲剧的最大原因:他功高震主,却没有及时抽身退隐。他不懂得“自保之道”,成为君王疑忌的目标。   - “无恨萧与吕”则是一种反讽:虽然韩信最后是被萧何和吕后联手设计害死,但真正的根源不是萧吕,而是他自己。韩信高位不退、骄矜自负,为自己的失策埋下了伏笔。

  —

诗句主旨与情感   综观全篇,诗旨在追忆韩信的生平事迹,感慨他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辉煌成就,同时对其命运悲剧表示深切的哀叹。整首诗既有对韩信才华与忠义的赞扬,也隐晦批评了他的缺乏自保意识,另外也暗含对封建君臣关系中的权谋残酷性的深刻批判。

  这首诗情感深厚层次丰富,读来令人倍感遗憾,也有助于后人反思历史教训。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lux

From — dalle3 dalle3 dalle3

From — sd3.5 sd3.5

From —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