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二月初十 《题族伯自醉翁吟稿》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题族伯自醉翁吟稿
周密
渊明千载人,太白一世士。
天子呼不来,大吏徵不起。
十诗九言酒,宁抱冻饿死。
是岂真醉邪,寓意聊尔耳。
翁今歠其醨,反骚笑湘水。
翁醉非物欲,翁醉非势利。
物不能醉翁,翁所谓自醉。
惟翁知其天,醉吟醒时事。
堪续醉时歌,可补醉乡记。
请诵小阮诗,庶识醉翁意。

  这是一首以“醉翁”为主题的诗,在诗中借醉来表现一种精神境界和文化态度。从内容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对陶渊明和李白等古代文化名人的崇仰,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鄙弃权势的生活哲学。这些思想通过醉翁的形象和一系列典故表现出来,同时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自我追求的哲理思考。

  以下是全诗逐句的详解:


1. 渊明千载人,太白一世士。   - 诗中的“渊明”指陶渊明(字元亮),他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闻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范。   - “太白”指李白,字太白,因其飘逸的诗才和放浪不羁的生活被誉为“诗仙”。   - 此句意思是:陶渊明是千古令人敬仰的人物,而李白是一代超凡出尘的才士。他们都是追求内心自由且不苟同流俗的典范。

  —

2. 天子呼不来,大吏徵不起。   - 这两句用陶渊明的“拒绝征召”以及李白的“不屈权贵”来表现两人的气节。   - “天子呼不来”指李白,他虽有赠金放还的经历,但并不真正附庸皇权。   - “大吏徵不起”则对应陶渊明,他辞去彭泽令,拒绝迎合速达。

  —

3. 十诗九言酒,宁抱冻饿死。   - “十诗九言酒”是说他们的诗作中,多有酒的主题,借酒表情抒怀。“酒”既是他们的生活内容,也是心灵寄托。   - “宁抱冻饿死”表明他们宁愿忍受寒冷、饥饿,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甘愿保持人格的独立与清白。

  —

4. 是岂真醉邪,寓意聊尔耳。   - 这一句是关键转折,问:他们真的沉醉在酒中吗?其实不然。他们的醉,“聊尔耳”,是含蓄表达深意的方式。   - 还点出了“醉”字的深层含义:并非迷醉于酒,而是借醉表意,通过酒表达对世俗的嘲讽与对真理的追寻。

  —

5. 翁今歠其醨,反骚笑湘水。   - “翁”指诗中的“醉翁”,这里可能影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可能泛指拥有“醉意”的隐逸之人。   - “歠其醨”意为饮薄酒。“反骚”指颠覆《离骚》的哀伤情调,“笑湘水”指笑屈原于湘水边吟唱。   - 意思是说:现在的“醉翁”恐怕对那些忧世感伤的情调没什么兴趣,更愿以坦然超脱的心态面对世界。

  —

6. 翁醉非物欲,翁醉非势利。   - 这两句直白地表明醉翁的醉意不是出于对物质享受的追逐,也不是对权力利益的贪恋。   - 与传统意义上因贪图享乐或追名逐利而“醉”的人完全不同。

  —

7. 物不能醉翁,翁所谓自醉。   - 外物不能影响“醉翁”,他所谓的“醉”只有一种:自得其乐、自我沉醉。   - 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醉翁的精神独立性和内心的自主自由。

  —

8. 惟翁知其天,醉吟醒时事。   - “知其天”意为了解自身的天命,或者可引申为体悟自然规律与内心的真我。   - 醉翁在醉时吟诗歌颂生命,而在醒时也能看清世事。这说明“醉”和“醒”是并存的,并非真正沉迷,而是一种更高的精神状态。

  —

9. 堪续醉时歌,可补醉乡记。   - 此处意在说:醉翁的生活态度足以写出新的“醉歌”,并可以为《醉乡记》(陶渊明写作的《桃花源记》的精神延续)补充新篇。   - 这里不仅仅是对陶渊明作品的致敬,也象征着诗人的自我表达与价值承认。

  —

10. 请诵小阮诗,庶识醉翁意。   - “小阮”是阮籍,魏晋名士,以潇洒不羁、醉酒高歌闻名,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之一。   - 结尾呼应整体主题,借诵吟阮籍的诗作,希望读者能够从古人的心灵世界中,体会到“醉翁”的真意。

  —

总结   这首诗以醉翁为核心形象,通过对陶渊明、李白、阮籍等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脱俗、高洁人生观的追求。诗人认为所谓的“醉”并非酒精作用下的迷醉,而是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超脱。这种醉境显然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既清晰洞察世事,又能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诗中语言典雅,寓意深远,既承袭了传统文人高洁的精神脉络,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慕,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lux

From — dalle3 dalle3

From — sd3.5 sd3.5

From —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