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正月十六 《再次前韵凡三叠 其五》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再次前韵凡三叠 其五
叶颙
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政多感物伤时恨,常负忧君为国心。
三献无功羞抱璞,十年不调欲投簪。
酒酣拔剑空长舞,谁识中郎爨下琴。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性的诗作,表达了一个风流才子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郁郁之情。以下从每两句详解它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1. 江左风流绝代人,云裳兰佩更风襟。   - 解析:

  • “江左”:古代特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尤其泛指江南。这里可能隐指诗人所在的文化繁盛之地。   - “风流绝代人”:形容诗人自身风采斐然,才情与品格超群卓绝,不同凡俗。   - “云裳兰佩”:云裳指飘逸如云的衣饰,兰佩象征高洁的佩饰,二者合用展示了主人公外在的仪表俊雅。   - “更风襟”:形容诗人不仅外表超凡脱俗,内在气度更显高逸洒脱。   - 情感: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风采和高雅气度,表现出他不凡的才情与气质,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

2. 政多感物伤时恨,常负忧君为国心。   - 解析:   - “政多感物”:政事过多带来触景生情的愁绪,容易被外界事物激发内心感怀。   - “伤时恨”:慨叹时局不如人意,令他深感遗憾和悲切。   - “常负忧君”:心中始终挂念君王,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 “为国心”:体现了忧国忧民、想为国家献力献策的志向。   - 情感: 这里描写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他对世局动荡和个人不得志感到悲叹,内心时刻怀有忧国之情。

  —

3. 三献无功羞抱璞,十年不调欲投簪。   - 解析:   - “三献”:指屡次向朝廷献策自荐,但没有获得赏识或功绩。可能典故出自“献璞”,比喻怀才不遇。   - “无功”:感慨自己抱有才能却未能施展,既羞愧又无奈。   - “羞抱璞”:意为怀才不遇,心怀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璞是“未雕琢的美玉”,比喻自己的能力和德才。   - “十年不调”:多年未获重用仕途失意。   - “欲投簪”:簪为官员的身份象征,投簪表示辞官退隐。   - 情感: 浓烈的自怜和无奈中,仍然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深深不满。他既为自己的功业不成感到羞愧,也渐生辞官退隐的念头,说明他的失望已到顶点。

  —

4. 酒酣拔剑空长舞,谁识中郎爨下琴。   - 解析:   - “酒酣拔剑”:抒发内心激荡的情感。酒酣而舞,既是豪迈,又含深深愤懑。   - “空长舞”:只是不着边际、徒劳无用的挥舞,进一步表达无奈和孤寂之感。   - “谁识中郎”:典故中的“中郎”指嵇康,他因才情卓绝但不得志而在柴灶旁抚琴自娱。这里借指自己缺少知音,才情无人理解。   - “爨下琴”:描绘出一种孤独而落寞的情景,用琴声寄托内心的郁结。   - 情感: 这一句以嵇康为喻,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独心境,内心的感伤溢于言表,结尾余韵深远。

  —

总结全诗情感:   这首诗整体充满了一种失意和感伤的情绪,描写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才情和气度,但他却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抱负。他常因时局不稳而痛心疾首,虽怀有一片报国忠心,却屡屡不得重用,最终滋生出辞官归隐的念头。诗人在抒情的同时,也借用典故增加深意,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带着一种对自我价值认同感的深深坚守。全诗情感细腻,余韵悠长,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又无比高洁的风骨。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lux

From — dalle3 dalle3

From — sd3.5 sd3.5

From —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