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 • 腊月廿三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沈光文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这首诗看似写得清淡平和,但暗含很深的感慨,整体基调忧伤沉重。接下来我们逐句解析。

  —

原诗: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

逐句详解: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   - “勋名虚幻耳”
  表示功名利禄不过是虚幻不实的东西,作者对追求功名的行为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功勋与名声不过是世间的幻象,无足轻重。   - “身世一轻舟”
  将人生和身世比喻成一叶轻舟。舟轻漂泊,随波逐流,表现出作者对自己命运无力掌控的感慨,也暗含人生如梦的无奈。

  这两句诗将个人得失和命运比喻为无根的浮萍,表现了洒脱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 “远寄西山耻”
  “西山”指代隐逸或远离官场的生活,“耻”是羞愧或耻辱。句意大致是说:寄身山林远离世俗,表面似是高洁,内心其实藏有一种隐隐的羞愧,可能是因愧对家国责任而产生的。   - “重将南渡尤”
  “南渡”典自宋室南渡的历史事件,这里“尤”则是责备或更深的自责。此句表达作者对南渡之事(失国避敌)的痛心以及自己作为南渡之人未有建树的自责。

  这一联作者叹息自己既身处隐逸,但又无法真正释怀,其心中对于国家动荡与自己的无力深感羞耻与负累。

  —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   - “渔樵联几岁”
  “渔樵”是指隐居山林,与捕鱼砍柴之人相伴。句意为:隐居山野,不问世事,已经度过了几个年头。   - “禾黍泣同秋”
  “禾黍”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亡国的土地,这里借指满目疮痍的国土。同“秋”搭配,意在表达秋日悲凉的景象,以及对现实的痛苦与无奈。禾黍变为废墟,使人不禁悲叹落泪。

  此联承接上文的羞耻和自责,进一步描写内心对世事的愁绪,以及目睹国土破败的深沉悲痛。

  —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 “曝背劳心处”
  意为古人在田园劳作时经常曝背于日光之下,大量劳心劳力。这里用来指代在隐居生活中,依旧心有千头万绪,难以释怀。   - “于时更觉悠”
  “于时”意为在当时,“更觉悠”意为更加感到茫然、惆怅和无奈。隐居的生活本应该是宁静的,但作者却感到更多的惆怅与无用的感慨。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身在田园而心系天下”的纠结心理,即使表面过着隐逸生活,内心对于家国的忧思仍然挥之不去。

  —

整首总结:   这首诗从个人的身世与功名写起,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与对命运的无奈;转而抒发对国家世事的深深忧虑和自身无作为的羞愧;最后则从隐逸生活切入,写出外在平静与内心不安的矛盾情绪。

  全诗基调哀婉沉重,是一种身处乱世而报国无门的无奈情怀,同时也揭示了隐逸生活中未尽的精神负担。作者既羡慕轻松的隐逸,又无法真正做到与世无争,内心矛盾纠结却悲天悯人。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lux

From — dalle3 dalle3

From —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