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 • 腊月初八 《汝平诸公见和复用韵二首 其二》

这是一首写得颇具古意的律诗,通过赏析每一句的内容和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该诗的意境与表达。以下是详细解析:
—
首联:新诗敏捷雨翻盆,樽酒何时与细论。
- 新诗敏捷雨翻盆: - “新诗”是指诗人的新作,用“敏捷”形容创作的迅速流畅。 - “雨翻盆”是指暴雨倾盆,用来形容诗才洋溢、文思泉涌。 -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自己创作的才情和激情如倾盆暴雨般汪洋恣肆,另一方面也可能有谦辞之意——新诗太快,或许还未精雕细琢。
- 樽酒何时与细论: - “樽酒”喻指饮酒相聚,表达出对朋友相会、畅论诗歌的期待。 - 整句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同道好友聚会共饮,细谈艺术与人生,可以看出诗人对知己交流的向往与珍视。
—
颔联:拟把铅刀侔巨阙,却惭布鼓过雷门。
- 拟把铅刀侔巨阙: - “铅刀”指的是小刀,象征微薄之力、才能有限。 - “巨阙”是指宝剑,象征崇高的才华、雄伟的抱负。 - 这一句含有自谦之意:想要将自身浅薄的才力(铅刀)比拟高超的艺术成就(巨阙),似乎不自量力。
- 却惭布鼓过雷门: - “布鼓”是指价值低廉的普通鼓,是平凡、不精美的象征。 - “雷门”是指敲响大钟或大鼓的地方,比喻庄重大事或崇高场合。 - 表达了诗人惭愧之意,觉得自己的平庸才学(布鼓)不足以在高雅的文学或艺术场域(雷门)展示。整体仍然是谦虚低调的态度。
—
颈联:天心月胁形容遍,春蚓秋蛇体势存。
- 天心月胁形容遍: - “天心”指天空的中心或宇宙的本心,可理解为自然之美;“月胁”形容月亮的光辉映照四方。 - 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观察细致,通过诗歌文字“形容遍”四方景物,雕琢诗句如绘图一般,使万物之美跃然纸上。
- 春蚓秋蛇体势存: - “春蚓秋蛇”,古人用来形容文字结构潦草、线条曲折不整齐。这句可能是对自己诗作笔力和章法的客观评价。 - 表达了诗人在写作中,即便努力模仿自然之美,但还是自觉所做的文字(体势)未尽完善,带有谦虚和反省之意。
—
尾联:但得唱酬为老伴,此生道眼未容浑。
- 但得唱酬为老伴: - “唱酬”指的是诗人之间通过诗歌互相酬答、交流。 - “老伴”说明诗人希望诗歌、文词可以一直陪伴自己,成为精神上永恒的伙伴。 - 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以诗为伴、以文会友的人生态度。
- 此生道眼未容浑: - “道眼”是指识别真理和事物本质的眼光,源自佛教,象征智慧和分辨力。 - “未容浑”表示始终保持清明,以及不随波逐流。 - 表达了诗人从内心深处立志保持真正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价值观,不愿意追求世俗的浮华。
—
总体赏析:
这首诗借助古典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反思以及对文朋诗友聚会畅谈的期待。诗中多次流露出谦虚、自省的心态,并以悠远的文化意趣贯穿全篇。首尾呼应,从倾盆成雨的才思到以文为伴的心愿,显现了诗人既有艺术追求的不懈努力,又有对自我评价的低调从容。
流畅精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这位诗人既尊重传统、又清醒审视自己的态度,整篇意旨含蓄而深远,充满了古意的哲思美感。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rom — mistral-image
From — recraft
From — dalle3
From — s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