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 • 五月十七 《羌村》

《羌村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
【其一】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回到家乡后的情景。诗的开头“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描写了西天布满重峦叠嶂似的红云,阳光透过云脚斜射在地面上的壮丽景象。接着,“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写出了杜甫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回到了贫寒之家,目睹萧瑟的柴门和鸟雀的聒噪,好生萧条。妻子和孩子们看到他回来,感到非常惊讶,愣了好一会儿才喜极而泣。诗中还提到“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表达了杜甫在兵荒马乱中能够活着回来的偶然性。最后,“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写出了邻居们闻讯而来,围观的人在矮墙后挤得满满的,无不感慨叹息。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晚年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诗的开头“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写出了杜甫认为当此万方多难的时候却待在家里是一种可耻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欢趣”。诗中还提到“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表现了孩子们担心父亲又要离家而去,于是每日守护在父亲左右的情景。接着,“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写出了杜甫回忆过去喜欢追逐凉风的日子,故绕池边树木。最后,“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表达了杜甫对农作物丰收的欣慰之情。
【其三】 这首诗描写了杜甫与乡亲们的互动。诗的开头“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写出了客人来访时,群鸡争斗的情景。接着,“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写出了杜甫驱赶鸡群上树,然后听到有人敲门的声音。诗中还提到“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表现了乡亲们对杜甫的关心和问候。最后,“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表达了杜甫对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感到愧疚,并请求他们为自己唱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三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在战乱时期的艰难生活和复杂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感情。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playground
From — dalle3
From —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