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 • 五月十二 《念奴娇 ·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念奴娇 ·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全诗通过描绘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赏心亭),凭吊古迹时的心境。这里的“闲愁千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重压和无尽的忧愁。
接下来的几句“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绪。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这一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斜阳、归鸟和被风吹拂的乔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了一种离别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看法,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
“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受。
“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以江水的暴烈和波涛的汹涌,象征着社会动荡不安和个人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历史典故引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以及文化变迁的深切关注和复杂情感。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playground
From — leonardo
From — gpt-4-plus
From — dalle3
From — ideogram
From — bard
From — sheng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