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三月十六:“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如梦令·春思》。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州雪堂前亲手种植的桃树和李树,如今已是绿叶成荫,青果累累的景象。清晨时分,窗外的百舌鸟婉转啼叫,将作者从睡梦中唤醒。百舌鸟是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类,其鸣声变化多端,因此被称为“百舌”。五更是古代夜间设置的五个时间节点之一,指的是黎明前的时间。
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以及百舌鸟的啼鸣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对友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