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 • 五月十三 《送袁炼师胡思斋过南溪并柬萧孝友》

今日诗画梦境----AI笔墨携诗情,倾绘千年风韵
image
送袁炼师胡思斋过南溪并柬萧孝友
刘崧
山路初晴故少泥,喜闻二客过南溪。
阴岩骑虎穿云气,锦树闻莺驻马蹄。
酒熟定从花下饮,诗成应向竹间题。
相逢为谢萧徵士,何日西峰得共携。

  这是一首描写友人相聚、山间游览的诗,表达了初晴后的山水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情趣。诗中既有秀美的景色描写,又透露出悠然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接下来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

山路初晴故少泥,喜闻二客过南溪。   这两句写初晴的山中景象以及盼望友人的心情。雨后刚晴,山路上的泥渐渐干少,因此适宜出行。诗人听说有两位客人路过南溪,心生欢喜,表示出对友人到来的期待。这包含了诗人对春光初晴的欣赏,以及对与友人相会的愉悦。

  —

阴岩骑虎穿云气,锦树闻莺驻马蹄。   这两句充满画意,写出了山中景象的奇妙与活力。在阴暗的岩石下,云气缭绕,如骑虎穿行在云中,描绘出雄奇的自然场景。随后转向柔美:锦树繁花盛开,黄莺婉转歌唱,吸引了行人驻马赏景。这折射出自然之美的两面性——既有神秘雄壮,又有柔美生动。

  —

酒熟定从花下饮,诗成应向竹间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惬意和雅趣。山中的酒刚酿熟,计划与友人一同在花间畅饮,享受自然之中的闲逸快乐;而诗篇完成后,自然要在竹林间题写,更加体现闲适而文雅的生活态度。这是朋友聚会中的文人韵事,酒与诗都为气氛增添了雅趣。

  —

相逢为谢萧徵士,何日西峰得共携。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题,是对友人萧徵士的问候与感激。诗人感谢萧徵士(可指一位洁行高雅的隐士)到此相会,表达了深切的友情,同时发出希望:什么时候能够一起携手同行,再游西峰呢?“西峰得共携”不仅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对未来重聚的憧憬。

  —

总结与情感   全诗通过初晴山中游览时所见的自然景象,缀以友人来访的喜悦和陪伴而展开。诗意从自然山水的描写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际温情的流露。语言清新活泼,既有奇险壮丽之景,又有温柔怡情之境,体现了诗人既热爱自然,又珍视友情的情怀。同时,诗中融入了文人雅集的元素,酿酒、题诗等细节让画面更加丰满。

  

下面请看各个AI对这首诗的理解: From — flux flux

From — imagen-3 imagen-3 imagen-3

From — sd3.5 sd3.5